网上配资平台排行

最专业炒股配资 收购半导体资产又终止,纳尔股份寻求新增长点再受挫

         发布日期:2025-07-22 21:21    点击次数:70

最专业炒股配资 收购半导体资产又终止,纳尔股份寻求新增长点再受挫

启动后历时半年未果最专业炒股配资,纳尔股份(002825.SZ)收购半导体企业的计划,以失败落下帷幕。

纳尔股份7月21日公告,因未就投资达成最终共识,该公司终止收购江西蓝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微电子”)。该公司原计划,通过受让股权和增资,收购蓝微电子51%股权。

虽然最终未能完成,但今年1月收购计划披露后,纳尔股份股价最高时上涨了近80%,多名股东、高管,也在高点抛出减持计划,拟合计减持逾1900万元。

最近几年来,纳尔股份的净利润,最近几年来大幅波动。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该公司已在2022年出资3800万元对外收购,但收购而来的资产,不仅未能兑现业绩承诺,反而在收购第一年就出现亏损。此次收购蓝微电子折戟,也意味着该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努力再次受挫。

收购折戟股价最多涨近80%

为何终止收购蓝微电子,纳尔股份未在21日的公告中称,终止收购是因为未就投资事项达成最终共识,且未签署正式投资协议,也未就延长排他期达成一致。因此,双方早前所签协议,在7月20日的排他期届满日自动终止,该公司21日已向蓝微电子及相关方确认此事。

该公司还在公告中称,由于未发生实际资金往来,终止收购不会对该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纳尔股份最早公开收购蓝微电子的计划,是在今年1月22日。该公司当时披露,已与蓝微电子签订投资意向协议,打算以受让部分股权+增资的方式,在交易完成后持有蓝微电子不低于51%的股权,从而取得控制权。

公告显示,蓝微电子是国内较具规模的芯片封装键合引线研发生产型科技企业,主营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LED芯片封装等领域,2023年的营业收入,在纳尔股份同期营收中所占比例介于10%-50%之间,整体估值初步在1亿-2亿元之间。

纳尔股份称,收购是为了打造业务第二增长曲线,并通过布局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与该公司在江西的子公司形成优势互补,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双方还约定,若蓝微电子2025-2027年业绩达标,纳尔股份将继续收购剩余股权。

市场对纳尔股份的这场收购,抱有较大期待。收购计划披露后,纳尔股份的股价从8.32元持续上涨,最高点一度达到12.35元,累计涨幅接近80%。

由于后来一直没有披露收购进展,投资人在互动平台和调研中多次问及此事。纳尔股份5月14日最后一次公开回答提问时称,截至回复日,除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外,暂未与对方签订后续投资协议,无应披露未披露相关事项。

纳尔股份作出上述回复后,股价应声下跌。5月15日,该股从12.35元的新高位置跌停,随后一路下跌,最低时已经低于10元。截至7月22日,该股最新收盘价为10.68元,下跌0.37%。

多次寻求新增长点未果

最近几年来,纳尔股份原有业务增长乏力,业绩出现较大波动。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18亿元、14.87亿元、19亿元,同比增长—7.98%、—8.09%、27.73%;净利润3.52亿元、1亿元、1.26亿元,同比增长470.87%、—71.54%、26.09%;毛利率分别为18.47%、17.33%、17.11%,呈小幅下滑态势。

纳尔股份的主营业务是精密涂布复合材料。在原有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该公司近年来试图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2022年1月,该公司出资3800万元,投资东莞市骏鸿光学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骏鸿光学”)。骏鸿光学承诺,2022年至2024年的净利润不低于800万、1200万、2000万元。

然而,在收购的第一年,骏鸿光学的承诺就没能兑现,甚至还亏损了236.19万元,并在2023年续亏465.99万元,2024年的净利润也只有435.97万元。根据纳尔股份今年4月21日公告,骏鸿光学需补偿的业绩承诺为696.9万元,其中现金支付160万元,其余以转让所持相应数量的骏鸿光学股权补偿。

此次收购蓝微电子未能如愿,意味着纳尔股份的半导体材料+功能膜材的双主业布局遇阻,“第二增长曲线”需另寻路径才能实现。

而就在终止收购前,纳尔股份三名持股5%以上的股东,高位抛出了减持计划。纳尔股份5月22日公告,持股8.13%的大股东王树明、持股7.56%的大股东杨建堂,以及担任副总经理的沈卫峰,计划在6月13日至9月12日期间减持。其中,王树明拟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占总股本2.97%),杨建堂拟减持不超过900万股(占总股本2.67%),沈卫峰拟减持不超过7.3万股(占总股本0.02%)。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王媛丽

相关阅读 半年盘点 | 利润下滑、门店收缩,餐饮企业“瘦身”中求新生

进行更轻量化的运营也是当下餐饮企业寻求新生的解法。

465 07-19 19:44 AI进化速递丨工信部称人工智能终端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AI进化速递丨工信部称人工智能终端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32 07-18 20:40 中国服务零售线上化发展迎来新增长

面对服务零售“非标化”与“规模化”的天然矛盾,大型互联网平台正积极发挥技术能力优势,成为破解困局、驱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190 07-07 20:08 上海社零增速“回正”,这些新增长点持续发力

专家认为,前5月数据转正是“政策+活动”综合发力见效的结果。

147 06-25 20:33 “消费驱动”如何助力中国经济新增长

历史经验与大国发展规律昭示我们:可持续且有韧性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需基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生产力持续释放的高质量制度体系之上。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国的战略选择已日益清晰——必须以消费升级为核心工具,以科技创新和精准有效投资为关键支撑,以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最专业炒股配资,共同构建以内需为主体、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131 06-10 15:2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网上正规配资平台_网上配资正规排名_网上配资平台排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